每年的4月初至12月底,是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发季节,反反复复出现,让许多养殖户大为头疼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发病和治疗后又反复呢?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。
细菌性败血症作为暴发性流行病其危害最重,流行最广,周期最长,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,死亡率最高,患此病的锦鲤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-5天,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,甚至绝产,是池塘养殖的恶性病害。下面来看看细菌性败血症为何反复发作,原因如下:
1、天气变化大
由于今年闰四月,以至五月的天气持续不稳定,气温波动起伏较大,导致池塘水质变化频繁。另外,洪湖地区养殖池塘前期水位不深,且喜欢大量投喂草料,导致鱼体质弱,抗应激能力差,水质变化也利于细菌繁殖,所以反复发病。
2、投喂管理不当
投喂管理是养殖管理的重点项,也是养殖朋友们最容易忽视的环节。池塘中过量投喂是常有的事,发病期间也不减料,很容易加重鱼体消化负担,导致病情加重。
3、不合理内服药物
内服治疗时要遵循正确选择药物、剂量足和疗程足三个原则。药物选择不合理,不但治疗无效,还会引起副作用,长期投喂还会产生交叉耐药性;使用剂量达不到抑菌浓度时,血药浓度低,细菌繁殖得不到有效控制,病情难以好转或易反复;当疗程不够时,细菌没有被完全抑制,只是数量有所下降不至于引起发病,一旦停止内服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出现反复。
4、治疗后未及时调控水质环境
常见的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,平时在水体和底泥中长期存在,一旦环境差如藻类大量死亡和缺氧等情况下,适合致病菌生存,就开始大量繁殖,反复感染养殖动物引起发病。
接下来看看细菌性败血症的建议防治措施:
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鱼体造成的伤害;
定期投喂鱼虾护肝液和免疫促长宝,免疫多维;
定期使用多效增氧片,改善底质环境,增加水体溶氧,抑制有害菌的繁殖;
防止水体老化,定期使用肥水调水产品(调水大王,维特肥霸);
高温季节严格控制投饵量,避免鱼摄食过饱和由于残饵粪便过多引起水质底质的恶化;
内服(血消宁+氟苯尼考+恩若沙星)拌料80斤。
大家了解之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我们平台,有专业的老师为养殖户答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