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水产养殖,降低养殖成本,提高养殖收益
维特微凡你身边的水产养殖专家以质量求生存,以诚信求发展
全国咨询热线:4008806040
热门产品: 饲料添加产品
当前位置:鱼药 > 鱼病防治 > 水产养殖百科 >

烂尾病科普知识讲解

作者:维特微凡 时间:2022-01-06 14:12:44 来源:维特微凡 点击:

中文名:烂尾病

患病对象:淡水鱼

病理特征:尾部烂掉,骨骼外露

病原菌:温和气单胞菌

烂尾病是淡水鱼的主要病害之一,严重时尾部烂掉,骨骼外露,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。

简介

徐伯亥等(1986)报道,草鱼尾柄病(又称烂尾病)的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。

将赤皮病的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、打印病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、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菌柱状屈桡杆菌分别人工涂抹、浸泡、注射尾部受伤的草鱼,均可使草鱼患烂尾病。反之,将温和气单胞菌人工感染体侧受伤的鲢、鳙,则患打印病;人工感染体侧受伤的草鱼,则患赤皮病。因此,草鱼烂尾病的病原菌可能不仅一种,而是有多种。只要尾部受伤后,上述几种菌都可感染引起患烂尾病;而同一种细菌,通过人工感染不同鱼、不同部位,又产生不同症状。

卢全章等(1985)报道,引起鳗鲡烂尾病的病原菌为运动性气单胞菌(原叫点状气单胞菌)。

葛雷等(1995)报道,引起斑点叉尾鮰烂尾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。

流行情况

烂尾病是一种常见病,无论是在养鱼池、水族箱、网箱、网围、网栏、水库中养殖的草鱼、斑点叉尾鮰、罗非鱼、鳗鲡、暗纹东方鲀、鲤、鲫等多种淡水鱼都经常可以发生。只要鱼尾部被擦伤,或被寄生虫等损伤后,鱼体抵抗力下降,水质又较污浊,养殖密度高,水中病原菌又较多时,就容易暴发流行,引起鱼种大批死亡;成鱼也患此病,但一般死亡率较低。

症状

病鱼游动缓慢,食欲减退,严重时停止摄食,鱼体失去平衡,病鳗易吊挂于食台上;尾鳍及尾柄处充血、发炎,鳍条末端蛀蚀,鳍间组织被破坏,鳍条散开,呈蛀鳍;严重时尾鳍烂掉,尾柄肌肉溃烂,甚至整个尾部烂掉,骨骼外露。在水温较低时,常继发水霉感染。

诊断

(1)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。

(2)如病原是温和气单胞菌、豚鼠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等嗜温气单胞菌,可采用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中快速诊断方法进行诊断。

(3)如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,可采用细菌性败血症中诊断方法6进行诊断。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4008806040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六

公司电话

4008806040

二维码
线